对徐志摩的新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臧否褒贬,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海宁而言,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史东山、穆旦等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的地位重新得到了肯定,得到了确立。对于诗人徐志摩的认识,确实是与日俱新、与时俱进。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位爱国者、和谐社会的提倡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桥梁,也是“五四”精神的体现者。
徐志摩的爱国,显然受他小学的老
“诸先生于志摩之行也,岂不曰国难方兴,忧心
如擣,室如悬馨,野无青草,嗟尔青年,维国之宝,慎
而所习,以砉我脑。诚哉,是摩之所以引惕而自励也。
《传》曰:父母在,不远游。今弃祖国五万里,违父母
之养,入异俗之域,舍安乐而耽劳苦,固未尝不痛心
欲泣,而卒不得已者,将以忍小剧而克大绪也。”
这样的爱国之心,使人感动。他留学回国后,一直关心着祖国命运、民生疾苦,他曾受泰戈尔影响,一直想在山西、海盐南北湖搞农村建设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他在日记中写道:
“天气大寒,朝起初见雪花,风来如刺。此一带老
百姓生活之苦,正不可以言语形容。同车有熟知民间苦
况者,为言民生之难堪,如此天时,左近乡村中死于冻
饿者,正不知有多少。即在车上望去,见土屋墙壁破碎,
有仅盖席子作顶,聊蔽风雨者。人民都面有菜色,镶手
寒战,看了真是难受。回想我辈穿棉食肉,居处奢华,
尚嫌不足,这是何处说起。我每当感情动时,每每自觉
惭愧,总有一天我也到苦难的人生中间去尝一分甘苦;
否则如上海生活,令人筋骨衰腐,志气消沉,哪还说得
到大事业!”
当震惊中外的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也写下《梅雪争春》这样支持爱国学生的诗篇。爱国必爱乡。徐志摩对自己的故乡非常眷恋。在《想飞》、《东山小曲》、《沪杭车中》、《车眺》等诗文中对家乡的山水草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寄托他的桑梓之情。他在《婴儿》这篇散文诗中热切期待一个民主富强的中国诞生:“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
徐志摩推重科学,在中学时他就写出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还想写一本关于天文的小说,曾搜集材料,但未写成。1920年作论文《安斯坦相对论》,在《改造》杂志第三卷第八期发表。这是中国第一个向国人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
徐志摩是主张社会和谐的。早在1923年他写的《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一诗中就说:
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和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
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彩光,大
千世界的音籁,真生命的洪流……
徐志摩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曾说:“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又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他甚至认为:“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胚胎的。”他甚至会对着大自然的奇景壮彩而下跪,冲入大雨中,为看雨后彩虹……
徐志摩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他没有仇敌,没有人能抗拒他的吸力。
他为社会的和谐发表了一系列诗文。他说“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一个人群社会的存在与进行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种种体力与智力的活动的和谐的合作。”他批判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和谐:“到处是奸淫的现象,贪心搂抱着正义,猜忌逼迫着同情,懦怯狎亵着勇敢,肉欲侮弄着恋爱,暴力侵凌着人道,黑暗践踏着光明。”他热烈的信仰“一个完善的模型,一个理想的标准,也可以说是标准的理想——实行的民主政治。”
徐志摩也重视个人自身的和谐。韩湘眉说他:“温柔诚挚乃朋友中朋友,纯洁天真是诗人中诗人。”胡适说他“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接受了罗素的观点,“认为只要有四个基本条件存在,人生便是光明的。第一是生命的乐趣——天然的幸福。第二是友谊的情感。第三是爱美与欣赏艺术的能力。第四是爱纯粹的学问与知识。”他的为人,他的人格受到了他朋友的赞颂:“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真是一片春光,一团火焰,一腔热情。”他兴趣广泛,学问渊博,在艺术方面,他对于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都有极浓的兴趣和很深的了解。梁启超集宋词所赠的对联是徐志摩很好的写照:“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徐志摩对和谐的追求上也表现在他的诗文创作。他认为诗应如“银针响于幽谷。”他与闻一多一样,对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十分重视。我们读他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山中》、《云游》、《我来到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半夜深夜琵琶》全可感受其形式之美的独特效果,他的散文作品更不在诗歌之下“浓得化不开”,其中的韵律、节奏、形象、格调都别具一格。
虽然,徐志摩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可以说“五·四”所倡导的爱国、民主、科学、反封建、讲人道、尊重女性、人类平等、博爱、自由、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等精神在徐志摩身上是集中体现的。他不是一个狂飙突进式的人物,正是以他和谐的人格魅力得到人们永久的尊重。
作者:章景曙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