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可能性
李仰如
概述
海宁有个“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民间传说,但史无明文,它的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则须要探索求证。
(一)秦始皇临死前到过硖石
那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绍兴祭奠了大禹,史说:“还过吴”。说明他回去所取的路即范蠡送西施去苏州的那条路,称“吴越通道”。自从范蠡送西施之后,吴越通道就被人们熟知并行走,吴越通道经过硖石。
秦始皇去绍兴的时候没有走吴越通道。史说他到了钱唐,发现水波恶,怕死,向西绕行百二十里逢狭处渡江。
秦始皇回去的时候,他已经了解到潮汐产生的时间规律了,此其一。其二是他出来的名称叫做“巡游”,他是视察他统一中国后的领土来的,所以他来了不走原路回去,往返之间肯定要走不同的路,以便看到更多的东西,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提升他巡游的效果。这是符合他巡游的需要的。而且“还过吴”是史有明文的。
秦始皇走吴越通道回去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条通道行人较多,而秦始皇生性不避老百姓,他允许老百姓在他经过的时候夹道观看,不会因为行人众多而选择别的较冷清的道路去走。例如史说:刘邦在咸阳服役的时候,就曾夾道观看秦始皇出巡的那种排场。在这次秦始皇渡钱塘江去绍兴的时候,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都观看了秦始皇横渡钱塘江的排场。
吴越通道经过硖石,也就证明秦始皇到过硖石。
(二)秦始皇巡游天下为的是什么?
《史记》有一句话:“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 这里的“厌”字与现代语中的“压”字同义。
皇帝要求自己的王朝天长地久,永不改朝换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每一个皇帝的心愿。所以秦始皇当了皇帝,他很用心地去做两件事。其一:消灭他的统治范围中一切有可能孕育出新的帝王的自然现象。其二:必须实现他自己的生命万寿无疆,也就是传说中的成为神仙。前者就驱使秦始皇实施了剑劈硖石湖的行为。后者虽与秦始皇剑劈硖石湖没有直接的关连,但可以佐证秦始皇的迷信思想。
《史记》载有两位用求仙术诈骗秦始皇钱财的道士说的话:“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费用。……然侯星气者至三百人……”
然而,这三百多人之中又有谁能明确指定哪一处的山水是产生帝王气象的地方,需要去压制的呢?他们之中肯定没有这种真正的高人。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朝东南方向去查找,去发现了。
秦始皇在路过硖石的时候,发现了东西两山蕴含着龙虎之气,而地脉相通。勾起他迷信思想发作,把东西两山列为他这次巡游中发现诸多目标中的一个。他决不放过这个已经找到的目标而发十万囚徒,开掘硖石市河,掘断地脉,压制龙虎串连成气,以免他日形成气候,在此地产生出能侵夺秦天下的人物来。
此外,秦始皇的迷信思想还见于公元前二一三年的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意见,烧掉凡不是秦记的历史书,不是博士官必需使用的《诗》、《书》和百家语录。这些书籍必须全部集中到地方官守、尉那里烧。非但烧掉,而且发现谈论这些书里面的内容的人都要到街市中杀死。严酷得很。可是,三种书留下来不烧:一、医药书;二、卜筮书;三、种树书。这第二种卜筮书就是搞迷信用的。得到秦始皇信赖的道士们,就是利用这种书编鬼话騙人的。我怀疑硖石东西两山有龙虎之气也是按照这种书去看风水看出来的呢!这种书符合秦始皇迷信思想的需要,所以列入三种不焚的书中。
事实上是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农民起义消灭了秦王朝。历史的前进是秦始皇运用迷信手段所阻挡不了的。
秦始皇把秦王朝统治千秋万代永无止境的希望寄予迷信而巡游天下,注定了他在巡游中所做的事情没有历史意义,不值得太史公一一记载于史。因而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壮举,落了个史无明文。
用唯物的思想去看秦始皇,他的想法,他的做法,他的迷信是多么愚蠢多么幼稚可笑。给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编个民间神话以口传口,已经很不错了。
那么,推敲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剑劈硖石湖,也只能从秦始皇生平的事例中去分析和探究。它的真实性也只能存在于它的可能性之中了。
我的观点是:秦始皇临死前路过硖石,发十万囚徒,开凿硖石市河的可能性的确存在。
以上两点是证明秦始皇剑劈硖石湖最基本的根据。除此而外,秦始皇的思维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秦始皇身处的客观世界相关。例如秦始皇的身世给秦始皇的心灵打下的烙印和秦始皇的近臣,特别是赵高的为人,还有利用秦始皇的迷信思想,去替秦始皇寻求仙药,欺骗秦始皇谋取钱财的徐市、候生、卢生之流的道士们的骗术等,都构成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举措成为必要。这些,都留待另篇陈述。
附录1 :
秦始皇巡游的路线
公元前二一0年夏历
回去是从绍兴到苏州,再在江苏省的句容县渡江过长江,沿河北上至琅琊、往北至山东省荣成山转弯西行。到了山东省平原县的黄河渡口秦始皇生病了。旧赵国时期有个名叫沙丘的离宫,秦始皇一病不起,死在沙丘宫的平台上了。《史记》说这是公元前二一0年夏历七月的丙寅日。这个时间有误,有人考证,公元前二一0年夏历七月没有丙寅日。再是秦始皇出行是
附录2:
秦始皇剑劈硖石湖(民间故事)
銮驾降临硖石。雄纠纠一队武士执戈护卫,柔悠悠一阵鼓乐飘然飞来,齐整整一群美女拿着彩扇,还有赵高等一班侫臣跟随,簇拥着冠带佩剑的秦始皇游览海宁东西两山。
这东山和西山,突起于千里平川,漫山遍野的紫薇花丛,好一片葱茏苍翠,紫气薰然……。
有专司搜集江南珍稀的班头愚标,手里捧一石块,跪地奏曰:“此石无名,取自东山,入水浮而不沉,随波轻流荡漾,婉若蓬莱仙山。是山水盆景的奇妙良材。特取来献予陛下”。
秦始皇听言怒道:“哪有石块落水而不沉的道理!分明愚弄孤家”!定作欺君之罪,命武士将愚标杀了。
杀人之后,再把石块放到水里验证不讹。赏玩一番道:“此石赐名浮石,收归朝廷所有,禁止民间开采。追封愚标为东山之神,镇守东山浮石”。
继之,班副春力手捧一束芦苇,跪地奏曰:“此苇无名,取自西山,入水而沉。有疗热毒百疾之功,可谓珍稀,特取来献予陛下”。
秦始皇闻奏,故伎重演,杀了春力,验证了沉水的芦苇,赐名沉芦。下了禁止砍伐的圣旨,追封春力为西山之神,镇守西山沉芦。
秦始皇杀了愚标和春力后,两位冤魂茫茫然尚未接封就位,佛祖就把他俩度去西天修行。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待他俩在修悟中慢慢脱离了愚蠢,产生了智慧,佛祖才打发他俩轮回,降生人间,做了和尚。一名智标、一名惠力。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话说秦始皇从公元前二四六年即位,奋战二十多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实现併吞六国的夙愿。他巡游全国各地,一片片锦绣河山,一幅幅美丽画卷,似蒙太奇般映现——这是他秦王朝的私产!他的家天下要传子孙万代。他最怕的是再从哪里钻出个皇帝坯子来夺了他的江山。所以,他在巡游中一旦发现有什么天钟地灵的去处,就一概摧残。
这时,他无端杀了愚标和春力,自以为他善恶颠倒的权力,发挥得比赵高指鹿为马更够瘾。不禁沾沾自喜,游兴盎然。
赵高见状,出班奏曰:“臣观这东西两山相贯一脉,平地起拔,紫气茵蕴其中,地形山貌似蛟龙,如猛虎,气势磅礴不可侵。臣恐他日酿出个龙腾虎跃来,或许崩出个什么帝王,豈不应了石浮芦沉,颠倒乾坤之险兆!若任其自然,危害非浅。臣不敢不奏,求陛下早早定夺为妙”。
秦始皇从赵高的这番危言耸听的说词,竟品味出这石浮芦沉,事理颠倒的奥秘,秦天下灭亡的危机感油然而生。脸色晴转多云,又多云转阴,连胡子都翘起来了。他圆争双目,拔出腰间佩剑……
赵高见秦始皇变脸拔剑,立刻意识到自己完了。肯定是秦始皇怨他说了不吉利的语话,要亲手杀死他。他想不到自己那么一位拍马屁专家,如今却拍出个倾刻丢命的祸殃根来。他明知道秦始皇有杀人过三的怪癖,却自投罗网充任了这倒霉的第三者。
赵高涕泪纵横,磕头求饶:“陛下饶命,奴才该死!陛下饶命,奴才该死!”他一边滔滔不绝哀求饶命,一边磕头似捣蒜,一边两手狠狠拍打自己的耳光。打得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唾沫星子和牙齿血混成的泡沫涌出嘴边。他终于昏倒在地。
秦始皇举起剑来猛一挥。但见金光万道,惊雷轰呜,一声巨响,在东西两山之间,劈开一条河来。这条河,把一脉贯通龙腾虎跃的东山和西山,强行分割开了。
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强光声浪,把昏迷中的赵高惊醒过来。赵高伸手摸摸自己的脑袋,他的脑袋居然依旧长在自己的颈项上面。他真懊悔贪生怕死的一场虚惊,闹得自己鼻青眼肿,好不难堪!最关键的是在同僚的面前坍足了台。
事后,的确有那种不畏权贵的亡命之徒,竟敢拿这件事当面嘲讽起八面威风的赵大人的丑态来了。搞得赵高忍无可忍却又非忍不可难下台。此风不可滋长!赵高俨然驳斥道:“若非我赵某冒死进谏,奏准天子,发十万囚徒开凿硖石市河,斩断龙脉,排除了改朝换代的隐患。尔曹哪能安享天子俸禄?尔等尚不知天子嘉赞,至忠至勇者赵某吗?嗯——”
赵高余威,言出如山,压倒群僚。赵高的尾巴又翘得老高。
硖石市河,斩断了龙腾虎跃的动势,却割不掉东山龙盘,西山虎踞的静势。倒反形成了一水相隔两山,更具山明水秀的风光特色。占天地山水钟灵毓秀之蕴育,海宁从此名人辈出。
更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继清雍正朝之后,海宁真个横生出一位乾隆皇帝来。
探寻秦始皇的扭曲心理
秦始皇为了保障他的朝代不灭,做了一累堆愚蠢的或可笑的努力。有相当一部分此类故事未见于史册,《孟姜女》即为其中代表性的一则。是这些故事,使秦始皇这位千古第一帝的形象,在史外得以进一步的丰满。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组合起来,把秦始皇这位心灵扭曲的皇帝,描绘得更惟妙惟肖。
上篇说的秦始皇剑劈硖石湖,流传于杭嘉湖平原年代已相当久远,竟无从考证其起始何时,初作者谁。其情节,也在民间传说中愈加丰富起来。
我试图从史册中寻觅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直接根据而无果。但是我惊喜地发现,在秦始皇五十岁人生经历中,他身边的人和事把他的心灵扭曲了。当一个心理障碍的人,身处至高无上的权位时,作一些违背客观规律之想,做出些稀奇古怪的事迹,亦不可谓之偶然。这或许可视为秦始皇发十万囚徒开凿硖石市河的侧面依据吧。
我把秦始皇从秦王到皇帝的三十七年,逐年概述,外加见于史册的秦始皇身边的人和事,以《探寻秦始皇的扭曲心理》为题作为下篇贡献给您。您对秦始皇剑劈硖石湖如果也感兴趣,则希企着与您共同探其踪,寻其根。
秦始皇的身世
秦始皇出生的时候是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在位,所以采用秦昭王四十八年的年号,是公元前二五九年。
秦昭王公元前三二五年生,二五一年死,七十五岁。他十九岁为君,即公元前三〇六年,在位五十六年。他死的时候,秦始皇的祖父
秦孝文王除父丧于公元前二五〇年夏历十月巳亥日即位,第二天是庚子日,到第三天辛丑日就死了。在位三天。这三天的前面和后面秦国都在治丧,举行着王家那种繁杂的丧葬活动。所以史记作他为在位一年。
秦孝文王死的时候,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后称秦庄襄王三十二岁即位。公元前二四九年至公元前二四七年,在位三年,死了。时年十三岁的秦始皇即位,秦始皇自公元前二四七年即位至公元前二一〇年死亡,在位三十七年。
子楚在
阳翟巨商吕不韦,家累千金,他在邯郸看到子楚的境况觉得可以利用为自己打入仕途的工具。用吕不韦的商业用语即叫做“此奇货可居”。他去找子楚。几句隐话引起子楚觉察,邀他深谈。他教子楚:
吕不韦拿出一千金,五百金资助子楚作为交朋友、结宾客、收门人阔大自己名望和影响的费用。他自己用五百金去买名贵的礼品西行到秦国去活动。
吕不韦见到了
吕不韦在邯郸喜欢找善于舞蹈的姬姘居,姬怀孕了。
子楚跟吕不韦喝酒时见到了姬,他爱上了姬,吕不韦很生气,但为达到结交子楚的目的,索性把姬送给子楚了。
姬向子楚隐瞒着自己跟吕不韦姘居怀孕的事实,糊里糊涂生下秦始皇来,子楚还以为是自己生的呢!姬给子楚生下儿子,子楚当然要立姬做他的子楚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即公元前二五七年,秦始皇三岁的时候,秦大将王齮包围了邯郸发起进攻,赵国在危急关头,决定杀秦国的人质子楚,子楚与吕不韦用金六百斤买通守者放子楚逃回秦军营,赵国又决定杀秦始皇母子俩,子楚夫人娘家把她娘俩藏起来,这才没被杀死。
公元前二五一年秦昭王死,公元前二五〇年
公元前二五一年至公元前二四七年这四年中,秦国祖孙三代的三位
延用秦王称号的二十六年
秦始皇即位的招牌称“政代立为秦王”。组阁: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号文信侯,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为将军。秦始皇年幼即位,国家大事委托这些人处理。他们制订了统一六国的方针。称为“欲以并天下”。
元年即公元前二四六年,蒙骜平定晋阳之乱。
二年即公元前二四五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三年即公元前二四四年,蒙骜进攻韩国,略取十三城。王齮死。夏历十月进攻魏国的畼、有诡等地。发生了饥荒。
四年即公元前二四三年,攻克了魏国的畼、有诡两地,部队休整。夏历十月庚寅日,蝗虫来自东方,接着发生瘟疫。
五年即公元前二四二年,蒙骜继续攻魏,略取二十城,设立为“东郡”。冬季天降雷电。
六年即公元前二四一年,韩、魏、赵、卫、楚五国联合攻秦,寿陵沦陷,东郡告急。秦兵出击,五国退避。秦兵趁势略取卫国,亡
七年即公元前二四〇年,有彗星出现在东方,接着出现在北方,夏历五月又出现在西方。蒙骜将军死了。接着,秦进攻龙、孤、庆都,又回兵攻汲。这彗星又连续十六天出现在西方。子楚的生母夏太后死了。这颗彗星的轮番出现,与战争、大将和太后的死亡、前两年的饥荒、蝗虫、瘟疫对应起来,那个二十岁的没有什么科学头脑的秦始皇会不会以为它在演示世间吉凶而滋长他的迷信思想。
八年即公元前二三九年,秦始皇的弟弟长
封嫪毐为长信侯,划出山阳地方给他居住,宫室、车马、衣服、苑囿、狩猎等项的规格允许他自己制定,大小事务由他自行决断,又把河西太原郡更改为毐国。
这里凭空冒出一个嫪毐。嫪毐者何许人,暂放到后面去讲清楚。(见《秦宫奸情》)
九年即公元前二三八年,又出现了彗星,整天在天空盘旋。引起了秦始皇的敏感,他一方面发兵攻打魏国的城垣、蒲阳,另一方面,他自己到母太后居住的“雍”去住宿避灾,夏历四月巳酉日,他戴着王冠,带着佩剑避邪?
果然,长信侯嫪毐作乱要攻打蔪年宫了。秦始皇命令相国、
十年即公元前二三七年,相国吕不韦作为嫪毐的同案犯,本应严惩,但他是先王子楚的大功臣,子楚当年曾许他“必如君策,请得分
李斯是楚国人,在楚国怀才不遇才投吕不韦的,因他非秦国人而被列入驱逐名单。李斯向秦始皇上书据理力争。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封李斯任廷尉(最高司法官)。李斯建议用消灭韩国来恐吓其它国家。从大梁来的尉缭却说一味采用黩武政策的智伯、夫差、湣王都亡国,应当给其它国家一些经济援助,收买他们。秦始皇认为有道理,很器重尉缭。可是尉缭认为秦始皇相貌不善,他日得志,天下为虏。尉缭因之而逃跑了。秦始皇疑心尉缭的计谋有问题就不采用了,还是听从李斯的意见。
十一年即公元前二三六年,用战争的手段向外阔张。主将王翦、桓齮、杨端攻邺,略取九城。
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三五年,文信侯吕不韦饮鸩自杀,偷偷地安葬后使用夺爵、驱逐、移民等手段清洗满门遗眷遗党。宣布“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
是年大旱,到六月至八月才下雨。
十三年即公元前二三四年,桓齮发兵攻打赵国,在平阳杀了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秦始皇到了河南。夏历正月,彗星出现在东方。十月,桓齮攻赵。
十四年即公元前二三三年,桓齮在平阳与赵军继续作战,夺取宜安,杀了将军,平定了平阳、武城。韩国惧怕了,派韩非去秦国谈判,李斯叫把韩非扣起来,韩非死在云阳,韩王投降称臣。
十五年即公元前二三二年,大兴兵。秦始皇同时派出两支部队,一支在邺,一支至太原并攻取狼孟。有地震。
从这时起,秦始皇拿出大规模征伐的手段,朝着并吞六国的大目标迈进。
十六年即公元前二三一年夏历九月,接收韩国的南阳,交给内史腾镇守。魏国慌忙割让丽山的国土。秦始皇把这块地方设置为丽邑。有地震。
十七年即公元前二三〇年,内史腾攻打韩国,捉到了韩王安,取得了韩国的全部土地,设为颍川郡。子楚的嗣母华阳太后死亡。有饥荒。
十八年即二二九年,秦始皇大规模兴兵攻打赵国,王翦在上地、下井陉作战,端和在河内作战,羌瘣征伐赵国,端和包围了邯郸城。
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二八年,王翦、羌瘣占领了赵国的全部领土,在东阳捉到了赵王。他们把部队驻扎在中山准备进攻燕国。
旧赵国的邯郸是秦始皇的出生地。那时秦始皇跟着父亲庄襄王子楚居人篱下做人质、受欺凌。如今邯郸是秦始皇统治的天下了,他到邯郸把那些从前得罪过他们的人全部活埋。然后经太原、上郡而归。秦始皇的母太后,大仇已报,死了。
赵国已亡,赵王被捕,赵公子嘉漏网。嘉带着家宗亲兵数百人逃到代,自立为代王,与东面的燕国合兵,驻扎在上谷准备抵抗秦的进一步侵略。饥荒。
二十年即公元前二二七年,燕国太子丹害怕秦军,误佣了一个荆轲和一个年仅十三岁的秦舞阳(荆轲平时只会读读书、玩玩击剑、伙同高渐离他们唱唱歌之类的,秦舞阳毕竟只是个孩子,他拿着地图,跟在拿着樊於期头函的荆轲屁股后边走上秦始皇宫殿石阶的时候就着了慌),这样两个根本没有刺杀技能的人,伪装进献燕国地图和樊於期人头去刺杀秦始皇。
秦始皇的咸阳宫有凡走上殿堂的人员都须收缴佩带的武器,而那些手执武器的郎中们只许站在殿外,非诏召不得上的规定。所以秦始皇展开地图“图穷匕首现”,荆轲操起夹在图中的匕首,秦始皇身上的佩剑情急中一下子拔不出来,荆轲的匕首没刺中秦始皇,秦始皇环殿内的铜柱逃躲而荆轲追逐,殿内赤手空拳的人们阻拦不了手持匕首的荆轲,情急又来不及诏召殿外的武士上殿捉拿荆轲。侍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把手里的药囊提给荆轲,荆轲手接药囊还搞不清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愣了一下神,左右提醒秦始皇快拔剑,秦始皇一剑砍断荆轲左股,荆轲匕首掷秦始皇,不中,中铜柱,秦始皇再砍荆轲七剑,荆轲身中八创,秦始皇毫发无损。荆轲受此重伤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被擒,实行体解。
读荆轲刺秦王文,有如读到荆轲伴着秦始皇玩了一场惊险的游戏的感觉。然而这场游戏却着实的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发兵诣燕,调遣王翦、辛胜向燕国发起强攻。燕、代两军合力抵抗失败,在易水之西被秦军击破。
二十一年即公元前二二六年,王翦得到王贲攻荆的消息,立即配合行动,击破燕太子军夺取蓟城,杀太子丹。燕王东逃辽东为王。新郑兵变,
二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二五年,王贲攻打魏国,水淹大梁城,城塌,魏王投降,尽取其地。
二十三年即公元前二二四年,王翦硬撑着病体,接受秦始皇召回去击荆的命令,踏平了陈以南至平舆并捉住了荆王。秦始皇到郢陈。荆将项燕立
项羽(楚霸王)的叔父名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项燕是楚国名将。
二十四年即公元前二二三年,王翦、蒙武打败了荆军,
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二二二年,秦始皇继续大举兴兵征伐。王贲进攻燕国的辽东,公元前二二六年逃窜到辽东继续称王的燕王喜就擒。公元前二二九年灭赵时漏网的公子嘉逃窜到代,自称代王,与燕合兵抗秦的。这次王贲攻代,俘获了代王嘉。王翦平定了荆江以南地区,
二十六年即公元前二二一年,齐王建与相国后胜用兵固守西界,与秦国绝交负隅顽抗。王贲从燕南进攻,捉住了齐王建。取得了问鼎中华的最后胜利。
启用“皇帝”称号的秦始皇
秦始皇即位时由秦国的核心人物吕不韦、李斯等制定的“欲以并天下”的大方针终于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二二一年取得圆满完成。
秦始皇召集核心人物开会,有当时三公之一的丞相王绾、执掌监察纠弹的御史大夫冯劫、国家最高司法官廷尉李斯等参加。秦始皇说:“以前,韩王向我们纳地称臣,后来却联合赵、魏向我们挑衅,故兴兵诛之,虏其王;赵王派丞相李牧来约盟,我们撤回了派驻赵国的人质,可赵国不守盟约,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起初服从秦,后来与韩、赵阴谋袭击我们,秦发兵诛而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却撕毁盟约攻击我南郡,被我发兵诛,得其王;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令荆轲杀我,被我兵诛,灭其国;齐王听从后胜,与秦绝交,准备作乱,被我兵诛,虏其王,平齐地。我凭着祖宗的保佑兴兵诛暴乱,从微渺发展成强大,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我不更改名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叫大家给议个帝号。王绾、冯劫、李斯们来了一番歌功颂德之后,发了一番顺着秦始皇意思的议论。秦始皇根据大家的议论决定:“用皇帝的称号,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以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其父庄襄王子楚为太上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又制订了衣服、旌旄、车马、冠带等的规格、颜色。确定法治天下的国策。王绾提议燕、齐、荆这些远地方管理不便,应分封秦始皇的儿子们去做诸侯,称王。李斯反对,主张设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秦始皇倾向于李斯。
在中国社会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称老百姓为“黔首”。统一度、衡、石、丈(土地面积单位)、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域东至海(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收缴全国所有武器,集中到咸阳去销毁。把这些金属武器改铸成钟、鐻、金人等作为宫中布置。
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迁居到咸阳集中。
以上三个小节的文字可以看做秦始皇取得全国胜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天下太平的所谓“大酺”。实现了四海升平。可是,另一方面,特别是后两小节,还体现出秦始皇对人民造反的恐惧。
二十七年即公元前二二〇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各庙、章台、上林都在渭南。历年战争中俘获的诸侯、美人、钟鼓已在咸阳北阪上,雍门以东至泾渭作了安置。渭南的建筑物有余。故把渭南的信宫改为极庙,作象征天极的布置。修筑道路,使之与郦山、咸阳相通。
二十八年即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峰山有多处立石、刻石颂秦德。有过彭城,打捞周鼎未得,至湘逢大风而怒,发三千刑徒滥伐树木等记载。显示出功成业就的秦始皇的功利思想、迷信思想膨胀了。更严重的是出现了一个道人徐市。因徐市的谎言和欺骗,秦始皇为欲求自己成仙或不死,竟不惜牺牲少年儿童生命。原文:“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这是在秦始皇本纪中第一次出现戴着儒巾的道人骗子的记载,这时距秦始皇死亡还有九年,在以后九年中,这种道人兼骗子的人物将被秦始皇信用,他们的活动将越来越疯狂。说明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思想基础越来越浓厚。
二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一八年,秦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没有抓到,乃令天下大规模清查十天。(原文称“大索”)。
三十年即公元前二一七年,无事。
三十一年即公元前二一六年,改夏历十二月为腊月,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秦始皇在春节中给老百姓予好处,可是他在咸阳微服私行时又遇上了强盗。于是又发动了关中大规模搜查或搜捕二十天。我们应把这种“大索”看作人民反抗的象征,同时也说明秦始皇收缴和销毁兵器并未实现他预期的效果。加强了秦始皇生怕哪里崩出个帝王坯子来夺了他的江山的心态。
三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一五年,秦始皇到秦皇岛刻了些文字在碣石门。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燕人卢生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我觉得这个情节是太史公创作《史记》时所作的技术处理,非真实的。太史公的用意是“预示胡亥亡秦”。秦始皇却误解为匈奴亡秦,于是北击胡。)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这里有韩终、侯生、石生、卢生这些道士骗子成批出现,秦始皇很相信他们。一是求取不死药,二是保障他的江山,听到亡秦者胡,就派蒙恬北击胡。他以为道士骗子能使他长生不死,又能保障他的江山,他们有那么大的能耐,为何不信他们?当然可信!可以依靠。
三十三年即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始皇的疆域向南阔张到桂林、象郡、南海。西北斥逐匈奴,建立四十四县。蒙恬还在渡河取高阙、阳山、北段的作战中,筑亭障以逐戎人(我的理解这亭障指的就是长城了)。西方出现明星。
三十四年即公元前二一三年,秦始皇为推行法治而重用狱吏,但那些不正直的狱吏也会被罚做筑长城和刺配南越的苦役。
李斯的提议得到秦始皇肯定,立即付诸实施。这就是历史上讲的秦始皇焚书。
三十五年即公元前二一二年,开山填谷,修筑九原郡与云阳县之间的直通大道。秦始皇认为周文、武的首都丰和镐有帝王建都的好风水,在那里的阿房地方造皇宫,环宫殿建空中通道直达终南山,再建一条从阿房宫直达咸阳的空中通道。摆布出想象中的天宫阁道。
秦始皇在阿房给自己造宫殿,也在郦山给自己造坟墓。造皇陵的地方就是公元前二三一年旧魏国献出的国土丽邑。这两大工程,秦始皇调集囚徒七十余万人兴工营造。
这里说秦始皇阿房宫选地讲究帝王风水,结构布局讲究象征天宫的形态,但他还没有忘记自己谋求长生不死的仙药还未得到,所以死亡的威胁尚未解除,所以还得在丽邑给自己预造一座坟墓。坟墓造起来,并不说明秦始皇对求仙药失去信心,相反说明他对求取长生不死药的希望更强烈。他依赖道士骗子们的力度加高、加大再加大。道士骗子们能骗得的钱财更多了。但与此同时,他们因求不到仙药而承担的压力也相应加重。欺骗秦始皇的言辞必须更新。
卢生对秦始皇说:我们去求仙药,那些持有仙药的仙人回避不见,你必须象仙人们那样把自身隐藏起来,使凡夫俗子和恶鬼们都看不见你,不知道你在哪里,然后,不死之药始可得也。
秦始皇说: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接着他改造自己的起居环境,把自己隐藏起来,秘密起来。他的侍从必须保密,失密者杀。有一次,秦始皇在梁山宫望见宰相的车骑,侍从立即通知宰相回避。秦始皇怒道:“此中人泄吾语”。把当时在场的侍从全杀了。从此秦始皇的行止起居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秦始皇求不死之药心切,竟然把卢生的谎言全部实施了。这一下卢生可黔驴技穷没法再骗了。他与侯生说:“始皇帝为人,生性刚猛暴戾,自以为是,由一个列国的诸侯吞并天下,心满意足,以为自古以来谁也比不了自己。专门宠信狱吏。虽然他身边设有随时可向他们问
秦始皇闻知侯卢俩的事,忿懑不堪,迁怒于众儒生:我没收所有书籍,不中用的都烧掉,我吸收那么多文学、方士、术士是为了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韩众不辞而别,徐市他们费资巨万计,终不得药,倒反奸利相告日闻。卢生他们我给了很高的待遇,他们反过来诽谤我、批判我,制造舆论蛊惑老百姓。
秦始皇下令把众儒生都抓起来集中审讯,还叫他们互相检举。最后秦始皇圈定四百六十多人统通在咸阳活埋。其余没有被活埋的儒生都赶到边疆去。这就是史说的秦始皇坑儒。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告劝秦始皇:现在天下初定,边远地区的老百姓尚未平服,以前的儒生都读孔子的书,你却一下子把这些规规矩矩的读书人杀的杀了,赶走的赶走了,恐怕天下难安,应该缓和一点才好。
秦始皇非常生气。罚扶苏到镇守着边关,修筑着长城的蒙恬将军的部队里去做“监军”。
既然卢生他们这些戴着儒巾的道士要拐骗秦始皇的钱财,那么,他们对秦始皇其人,肯定要研究透彻的。那末,卢生那番批评秦始皇的话应该是精彩中肯的,是历史事实。
三十六年即公元前二一一年,秦始皇心神不宁平定不下来。
东郡落下来一颗坠星,落地变成石头,老百姓在石头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样。秦始皇遣御史逐个查问石旁居民,都一口咬定这几个字是天上落下来就有着的。秦始皇把石旁居民全杀了,用火销毁了这块有字的石头。心中不乐。他叫博士们给写一些神仙云游天下的诗歌供乐人们演唱或演奏。秋天,有位巡查的使者拿着一块璧回来报告:我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拿着它拦住我说:“为吾遗滈
这里看到秦始皇的心情好不起来,他采取了歌舞调正心情的办法,但他还是把所遇到的不快与迷信挂勾,然后占卜,依卦行事。
三十七年即公元前二一〇年,这一年是秦始皇出游和死亡,上篇已说秦始皇剑劈硖石湖,余下的这里作些补充。
秦始皇南巡从绍兴回咸阳,“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士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遣,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秦始皇却依旧深信不疑,进行了一番瞎折腾。然后到平原津(黄河渡口)就一病不起,死了。
秦始皇本纪读到这里才出现了赵高这个人物。这时,赵高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他早已是秦始皇身边的人。用赵高自己的话说:“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应当说秦始皇剑劈硖石湖有他在侧,他的为人对秦始皇的思想行为必然形成若干影响,值得注意。但是太史公在此前的记载中对此人只字不提,要了解赵高,也只能从以后的文字中去搜寻了。我把赵高看作寻求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又一条线索。
赵高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蒙恬的弟弟)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语出《蒙恬列传》)
赵高出身非常低贱,他具有“阉竖”的典型性格即残酷、多疑、忍耐力特强、精通拍马屁的技巧,得到秦始皇青睐。犯了死罪还照样任职。此前是太史公避免赵高的事迹玷污笔墨才不提他的。现在却非说不可了。因为他是断送秦天下的主导人物。赵高在秦始皇身边给秦始皇什么样的影响,也只能从秦始皇死后,赵高的行为中去知一翻三了。
秦始皇因求不死之药受骗而暴怒,发生了坑儒事件。其长子扶苏是个有才、有勇、有谋的人,因说了“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罚他到上郡去给蒙恬将军做监军。这是一时之怒,秦始皇在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上,还是看好扶苏的。所以他死前给扶苏去了封信说:“与丧会咸阳而葬。”
信封好后还在赵高手里尚未派信使送出的时间里,秦始皇死了。李斯考虑的是秦始皇生前没有确定太子,他的二十多个儿子都称公子,为避免秦始皇一死,公子们争夺帝位而决定封锁秦始皇死亡的消息,以便从长计议。但赵高却利用封锁消息做起另外一种动作来。赵高首先对随行的秦始皇的小儿子,愚顽的胡亥讲了一番由他大哥扶苏即位与由胡亥即位两者对胡亥的利弊,树立起胡亥要即位的意愿。再向李斯讲了一番扶苏即位将对李斯构成何等危害来进行恐吓。又把胡亥说成是“辩于心而诎于口”的杰出良才。促使李斯同意赵高政变的意见。
赵高把已封好而未送出的秦始皇给扶苏的信拆了,装进一封李、赵伪造的信:“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赵高以雕虫小技吓倒老官僚李斯,控制秦二世胡亥,实行政变。表现出阉官特有的能量。
太史公没有写赵高政变的指导思想。我们不妨解释为赵高若不政变,按秦始皇的安排给扶苏即了位,则托庇秦始皇而阉竖得志猖獗二十余年的赵高必成众矢之的而身名俱灭。赵高若无猖獗则何以被蒙毅判处死刑。
赵高政变成功,他的第一个目标,无疑是要整死曾判他死刑的蒙毅。
赵高伎俩又出,“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杜是地名),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吓得公子高上书请求从其父秦始皇死,葬父墓侧,胡亥喜出望外,拿给赵高阅,赐钱十万葬。
“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
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赵高制造了危局不收拾,倒反打起了杀他政变的同谋李斯的主意。
李斯虽然在政变中与赵高同谋,但他毕竟是一位治国的能人,胡亥被赵高忽悠得忘乎所以而胡作非为是李斯始料未及的。李斯向胡亥提意见,他指出赵高的错误,都因胡亥特别愚蠢而被拒绝。君主集权,但胡亥已经被赵高教唆得几乎听不懂人话了,李斯再能也不起作用,只好阿二世意了。“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赵高教唆胡亥不要上朝,不要接见大臣。胡亥何乐而不为,“乃不坐朝庭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李斯见不到胡亥了,赵高是太监,
赵高专检胡亥玩女人的时候通知李斯,制造李斯冲犯胡亥、扫胡亥的大兴而致胡亥暴怒的机会。赵高再趁机谗毁李斯父子,胡亥终于把李斯父子抓起来交给赵高审讯定案了。
李斯仍对胡亥抱着辨于心而诎于口的幻想,把自己曾帮助秦始皇建功立业的重大事迹编成倒话,列为七大罪状,上书胡亥。赵高则把李斯书掷了说:“囚安得上书”!
公元前二〇八年七月,具李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夷三族。胡亥拜赵高为中丞相。
再说,赵高、李斯在第一次政变时伪造秦始皇遗书杀扶苏蒙恬俩,遗书送达上郡蒙恬驻地,扶苏当场自杀了,蒙恬不肯死,被押送回来。“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
赵高“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这里虽然太史公没有把赵高谗毁蒙氏兄弟的具体言语录下来,但讹谄不实,罗列莫须有是不言而愈的。以致胡亥杀蒙氏兄弟。“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这里披露给我们的是赵高的小人行径。再是蒙恬怀疑自己在筑长城时掘断了秦王朝的地脉,秦王朝要灭亡了。说明当时“地脉”之说确实流行。所以秦始皇剑劈硖石湖,发十万囚徒掘断危害秦王朝的皇帝坯子的地脉是有思想依据的。
杀掉胡亥,自己做皇帝是赵高的目的。杀胡亥之前,首先要在朝庭里诛杀异己分子。公元前二〇七年八月巳亥日,赵高向胡亥献一头鹿,说是马。胡亥说这是鹿,问群臣。群臣“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秦二世胡亥深信赵高不可能骗他,肯定是自己的视觉出了问题,把马看做了鹿。于是叫卜人起卦,卦得皇帝祭祀祖先不明。胡亥就去上林斋戒。有行人路过,胡亥把人射死。赵高对胡亥说:“上帝禁止乱杀无辜,天要降殃的,你应该到望夷宫做法事超度死者”。胡亥做法事在望夷宫住了三天。赵高叫卫兵们穿上素服,扮做造反进攻望夷宫。赵高进去谎称“山东群盗兵大至”。劫令胡亥自杀。赵高第二次政变。
胡亥死了,赵高拿着玉玺要做皇帝了,可是他怎么坐也坐不上皇座。只好立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即位,子婴称病不上朝,在家里跟太监韩谈商议如何杀掉赵高。正好赵高来探病,韩谈抓住时机刺杀赵高,夷其三族。
后来的事是:“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因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文出《高祖本纪》)
又后来:“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文出《项羽本纪》)
赵高的小人行径具备断送秦王朝的能量。他在秦始皇身边二十多年,从他犯了死罪,秦始皇赦他,秦始皇出行,他、李斯、胡亥为近随人员两点,可以看出秦始皇爱这个小人,受这个小人的影响非浅。但太史公只记载公元前二一〇年他网罗李斯发动第一次政变到公元前二〇七年第二次政变后被韩谈刺杀这三年。他在这三年里是一、借李斯之手杀扶苏立秦二世胡亥;二、借胡亥手杀十三位公子和十位公主,三、杀蒙恬、蒙毅两位国家重臣,四、杀李斯等,五、指鹿为马,计杀胡亥搞第二次政变。赵高的阴毒可想而知,他随秦始皇二十余年对秦始皇的蛊惑也是我们的想象所能及的,但他在秦始皇剑劈硖石湖这一行为里能起什么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李斯
楚国人李斯,早年师从荀卿,学成后怀才不遇,到秦国去找出路,投吕不韦做了门客。也算有学问的人们入仕的正路。公元前二三七年,秦始皇下逐客令,李斯被列入驱逐名单,上书据理力争,促成秦始皇解除逐客令,得到秦王朝广纳人才的效果。李斯作为吕不韦的舍人,受吕不韦保护,但吕不韦与嫪毐同案而犯了事,保护不了李斯,李斯必须把自己的学问发挥出来,站住脚。我们不妨把吕不韦下台看作李斯充分运用自己才学的机遇。
公元前二二一年,李斯任廷尉,丞相王绾提议分封诸侯,李斯逆流而上,主张郡县制,提出一系列改革,看起来是阿着秦始皇骄傲自大之意,但起到了推动社会向封建制前进的作用。李斯把一些儒生求仙的诈骗行为嫁祸于儒学,给秦始皇出了个愚民政策即焚书的馊点子。希望以牺牲儒学为代价,去扭转秦始皇求仙的迷信思想,李斯是失败的。
如果说李斯对秦始皇产生的是影响,那末赵高对秦始皇产生的就只能是蛊惑了。两者是相反的。
秦始皇死,李斯居然被赵高利用,做赵高政变的同谋,上了赵高的贼船而无法自拔,直至被杀,这才是李斯一生中的败笔。
秦宫奸情
秦始皇的母亲姓甚名谁,史无明载,只用一个“姬”字。子楚不知道姬与吕不韦姘居已经怀孕,“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
吕不韦暗中叫太后称嫪毐曾做过“腐”的手术,是腐人,嫪毐任太后身边的给事中之职很合适。太后暗中“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太后怀孕了,她怕被看出大肚子来,就用求卜,卦得“当避时”为借口,迁出蔪年宫,到雍去居住,韦着嫪毐去。太后给嫪毐很多赏赐,事情都听嫪毐的,嫪的家僮发展到数千人。社会上那种想做太监的人,投嫪毐做舍人的有千余人。
树大招风,秦始皇九年即公元前二三八年,嫪毐被人告发说:“嫪毐是生殖功能健全的假太监,他与太后私乱,生下两个儿子了,都藏着,她与嫪毐私议等秦始皇死后由太后与嫪毐所生的儿子即位”。秦始皇调查属实,而且事连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隔离母太后与吕不韦。
又过了一年多,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怕再出什么乱子,给吕不韦去了一封信说:“君何功于秦?
秦始皇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二八年,秦攻克了赵国的邯郸,秦始皇亲赴邯郸坑了旧时有怨的人们报了复,太后死了。秦始皇追封她为帝太后,与秦庄襄王子楚合葬茝阳。至此,秦宫的奸夫淫妇三人全死了。
秦始皇是吕不韦与姬的私生子,竟做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我之所以把这些不厌其繁地写下来,是因为让我们想像秦始皇身边的人和事是不是可能构成秦始皇的某些心理状态。希望给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给出些有益的线索来。
秦始皇
秦始皇在灭赵后亲自到邯郸去报复旧人,然后得意洋洋返回咸阳。秦始皇的母亲、嫪毐、吕不韦的那些臭事促使秦始皇对自己身世的自卑和心灵的扭曲。
秦始皇二十六年实现了并吞六国的既定目标,他处在唯我独尊的地位上,成就感令他骄傲自大、为所欲为。使他的心灵又朝着另一个方向扭曲。
心灵扭曲的人,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蛊惑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位阴毒、奸诈的赵高在。
同时,秦始皇怀着扭曲的心灵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产生恐惧。其一:死亡;其二:改朝换代。为此,秦始皇采取无限度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地瞎折腾。
对于死亡:秦始皇一方面力谋成仙和寻找不死之药双规齐下,竟自称真人,不称朕。另一方面,秦始皇采用民间常用的以迷信活动治病、延寿的办法,跟民间给病危的人做一具棺材冲喜那样发七十万囚徒营造阿房宫和预造秦始皇陵墓(寿穴)。只不过他的那种庞大的规模与民间的动作无法比拟。
改朝换代:秦始皇采取的不是推行恤民的仁政,而是采取苛政、高压加迷信。作为一个心灵扭曲的人,秦始皇的这种选择是必然的,也是可笑的。于是他巡游视察“厌之”。于是他有机会路过硖石,发现东西两山蕴含有类似刘邦头上的那种龙虎之气和预示着未来将有哪一个朝代崛起的相连着的地脉。于是发十万囚徒开凿硖石市河,志在掘断地脉,压制龙虎之气。给硖石留下了两山夹一水的人间美景和一则《秦始皇剑劈硖石湖》的美丽传说故事;给汉字中增添了一个“硖”字。
只不知蒙恬的三十万部队在修筑万里长城时到底掘断了多少条能使秦王朝天长地久的地脉而导致秦王朝短命了。害得曾经改良过中国毛笔的蒙恬将军到了服毒自杀的时候都还在“叹息,徐曰”。
(本稿件纸第38张有“十公主矺死于杜”句中矺字读音与《封神演义》人物哪吒的吒字相同。“矺”是用石头锤子打老鼠。“矺”用于人则是与肢解、车裂类似的酷刑名称。)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